2013年6月3日,一延安市民爆料称,在该市城管局大厦前拍到了城管局局长张建朝的座驾,是一辆丰田霸道VX型越野车,经专业人士辨认,该型号的汽车最低配报价也要40多万元,对比我国规定的公务用车标准,它已经超过了部长。这件事经过媒体曝光后,延安市城管局纪委书记王成章解释说:“这辆车是城管局自来水公司全力以赴抢长庆油田油井漏油的险,事后长庆油田奖励给城管局自来水公司一笔钱,城管局自来水公司就用这笔钱购置了这辆车,然后借给市城管局使用的。”
说也奇怪,就在延安市城管局尚未就张建朝用车超标做出解释时,有网友猜测说,如果不出意外,张建朝的这辆车肯定是借来的。这位网友的话语尚未落地,延安城管局的解释随即发出,立刻引来人们的一片嘘声。
网友的猜测之所以如此准确,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例子太过于普通,用“借”来解释官员超标用车已经成为了当事部门的惯性思维。
据《南国都市报》2013年1月18日报道称,海南三亚市天涯镇党委书记张作壮的座驾是一辆进口的越野车,一经曝光后,给出的解释是:“一家企业为了方便项目的审批,借给张作壮使用的。”仅仅隔了两天,陕西白河县一名知情人爆料说,该县县委书记配备了价值百万的大众途锐越野车,随后白河县宣传部工作人员言称,这辆车是从一企业借用的,并不是真正的公务用车。
这样的例子应该不止这些,但事情被曝光后,当事部门在解释时无一例外地都选用了共同的借口:车是借的,根本不是超标用车的官员们购置的。言外之意很明显,车既然是借用人家的,那么就不属于公务用车的范畴,因此也就谈不上是超标用车。可是,这种解释并未能平息公众的怨怒,反而得到了更多的人嘲讽讥笑,解释似乎也成了当事部门的一厢情愿,只是他们自欺欺人的念想罢了。
为什么公众偏偏不信当事部门“借车”的解释?首先要弄清为何出借方愿意把价值不菲的豪车出借,按照一般人的想法,自己购买了车子,本应该当作宝贝似的供着,不是有着特殊关系或相关利益的人,根本不会心甘情愿地把车子出借,可偏偏官员们借车似乎显得很便利,甚至是出借方主动出借,这难免让人怀疑这种借车的背后不会存有利益交往。官员手中握着的是权力,而出借方又需要为自己谋取利益,因此通过借车来达到跟权力交换利益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了。其次,借车用的时间长短问题。在人们的正常交往中,借别人的东西,用完之后需要马上归还,人们不是常说“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”嘛,可偏偏这些官员们借车之后似乎没有主动归还的,而是把人家的车子当成了自己的,想怎么用就怎么用,想用多长时间就用多长时间,归还成了遥遥无期的事情,而是在遭到曝光后,才恍然大悟应该归
还别人了,这怎能让人不觉着“借”就跟“要”是相同的概念。再次,官员们借车的目的何在。为了方便管理,处理公务,配备公车也在情理之中,国家也有相关制度允许,为了防止腐败的滋生,国家才规定了用车标准。既然这样的话,为什么这些官员们不去遵守,反而敢冒大不韪借豪车?显然不是为了方便处理公务,而是内心的虚荣和所谓的面子在作祟,这样一来,更难让公众信服所谓的“借车”之原因了。
面对公众的质疑,借车的官员们不是考虑自身做法的欠妥和失误,而是采用欲盖弥彰的“借”妄图掩盖事实真相,为自己寻找到合适的借口和理由,殊不知这样的释语出发点原本就是错的,说出来不但不能让公众信服,而且只会让公众的反感情绪愈加严重。在这其中,表面上看官员们借的是车,说的“借”语,其实丢掉的却是“德”,为官之德,为民之德,甚至是为人之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