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讲既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,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,因此,演讲应蕴涵着演讲者的爱与恨,喜与乐,悲与愁,把感情作为催化剂,让听众产生共鸣。那么,怎么样把情感融进演讲稿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:
选材时,情感要倾注
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。如果选择的材料连自己都无动于衷,那么就别幻想能打动别人。写演讲稿,作者的情感倾向决定着选择材料的角度,影响着加工材料达到的深度。
如有一次关于歌颂母爱的演讲,一个同学说到她妈妈的故事:妈妈所在的工厂要减员分流,减员指标分到各车间,班组要求以末位淘汰的方式来压缩员工。仓库有六位四十多岁的女工,需要裁减一人。组长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白纸,让大家写上将被淘汰的“末位”,结果每个人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。之后,她们每个人都上交了辞职书。不久,在妈妈的倡导下,她们合伙开了一家小吃店,并很快生意红火。
演讲时,这位同学这样归结主题:“当初,她们每个人都认定要被淘汰的人会是自己,然而,改革并非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无情竞争,有时候,退让反而是一种更积极的进取。”
听了这个故事,听众能不为这些女工的感情而动容吗?她们团结一心,互让互信;她们顾全大局,积极豁达;她们敢破观念,勇于开拓……演讲者采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,表达了对妈妈以及妈妈的同伴们深深的赞美敬佩之情。这种情感与演讲中人物的情感相融,产生了感人肺腑的力量,当然是一场真挚动人的好演讲。
结构中,情感要流动
写演讲稿,不仅主题要贯穿于全文,情感也应如一条纽带,贯穿于演讲的首尾。作者的情感流动,会影响文稿如何起笔,如何安排线索,如何组合段落,如何收尾。这种情感色彩,犹如山中之烟岚笼罩着全文,把听众置于一种诗意的氛围。
在题为“人在校园”这样一个话题演讲中,有一个同学别出心裁,以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线索,确立了“勿忘国耻,警钟长鸣”这一严肃而沉重的主题。其外在组织结构采取逐层加深叙说的方法,按内容的逻辑关系分为五个层次:1.以“什么叫秋凉”“什么叫民族的凄凉”等问题引发思考;2.日本侵略者血洗南京城,屠杀三十多万同胞;3.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,制造骇人听闻的“万人坑”;4.日本右翼势力不思悔改,至今仍在歪曲历史;5.年轻的一代需要铭记历史,保持“凉意”。讲稿一气呵成,听来回肠荡气,令人动容。
这篇演讲稿以“凉”字贯穿始终,列数日军滔天罪行,桩桩件件使人凉意在心头,对日本侵略者军国主义的仇恨,从来没有这样强烈;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,从来没有这样深刻。演讲稿从感到“凉意”到叩问一代人的灵魂是否清醒,到最后呼吁勿忘历史,保持清醒,我们感受到的是演讲者那股爱国爱民的火热激情,感受到的是其高度的正义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词句里,情感要闪烁
语言是演讲者与听众交流感情的直接媒介,演讲语言必须具备声情并茂的特点。演讲者应该从词汇、句式、修辞手法等多方面对语言的风格进行把握,要融入鲜明的情感,让情感在字句里闪烁跳跃。
有一篇题为《痛并快乐着》的演讲,其中不乏精彩的段落,现选取其中一段以飨读者:
人在校园,我们有着一只在没有蛇的麦田里的田鼠的快乐,我们在冬天的早晨赖床;在阴雨天气里迟到;做实验时把五颜六色的液体胡乱地混在一起;在有阳光的日子里,用手表在老师背后的黑板上反射出圆圆的光斑,照啊照啊的。常常听人说,祝你快乐得像只老鼠,是不是快乐的最高境界就是老鼠的快乐呢?”
演讲者用动物来模拟人的感觉,别具匠心,又颇具幽默感。遣词造句生动有趣,语言风格轻松活泼,整段文字潇洒自如。演讲者从自己的真实感觉出发,借助排比的修辞手法撷取大家耳熟能详的校园生活片断,使听众中的同龄人感同身受,更感亲切。这些闪烁着情感的语言,当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拉近演讲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。
总之,要使你的演讲充满情感,就应该从选材、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加以把握,如果能做到言为心声,由衷抒情,你的演讲一定会靓起来!
(责任编辑〓王治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