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 云长万丈
2009年3月,就读于郴州市九中的徐远方打开了五楼教室的窗户,跳下身亡。追寻其死亡原因,竟然是因为当日上午被老师罚写检讨时遭到几个同学的讥讽。
面对老师罚写“检讨”和同学的“讥讽”,徐远方竟然想不开跳楼自杀,痛定思痛,我们不得不思考,正值花季的中学生,该怎样正确应对交际挫折。今天,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德国中学生是怎样加强自我挫折锻炼,提高抗挫折能力的。
承担家务练意志
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炼的人,长大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。在德国,有一项法律规定,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。雅尼克是我在德国认识的一位好朋友,他的家在法兰克福有名的“富人区”,现在正上中学三年级的他,每天回到家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玩耍,而是干家务。他要为花园里的植物浇水翻土,还要擦洗汽车,通过这些“工作”,他不仅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每月60欧元的零花钱,而且懂得了生活的艰辛,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。正如他爸爸所说的:“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,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。但是,为了他将来能更好地应对挫折,我们可以教给他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,培养他战胜挫折和困难的意志。”
是的,相比德国中学生雅尼克,我们很多中学生在家却是过着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生活,如此怎么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际挫折呢?
模拟情景练体验
德国中学生还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下,创设挫折情境,通过扮演角色,身临其境地培养自己战胜挫折的能力。一次,德国斯图加特中学的讨论课上,中学生雷奥哈德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:在一场火灾中,16岁的保罗福被烧得面目全非,幸运的是,经全力抢救后,他保住了性命,可丑陋的面孔让他从此再也不想见人,不敢去上学。讲完后,班上的同学们轮流扮演角色,把自己想象成保罗福,模拟遭此横祸后如何应对。
看到同学们进入角色后的痛苦表情,在现场旁听的我不觉一震。他们的老师福克西告诉我,通过这样的课程,同学们体验了突然被毁容的感觉,这有助于他们体会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,以及怎样控制情绪,调节心理,走上与人正常交往的道路。
听了福克西老师的话,我想,如果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像他们这样,早打预防针,增强“免疫”能力,当再遇到突变的灾祸、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时,还会走上绝路吗?
“磨难营”里练性格
在德国,还有一项著名的活动,尽管是“自讨苦吃”,但还是许多中学生每年暑假争相参加的热门活动。这项活动就是德国政府为培养青少年坚强性格而组织的“磨难营”,活动丰富多彩又充满“磨难”,它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吃苦和正视挫折的性格,培养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能力。
马里德是德国海伦娜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中生,自初中起他已经连续5年报名参加“磨难营”活动了。他先后通过参加“饥饿疗法”“挑战极限”“克服障碍”等多种野外生存训练活动,磨炼自己不怕吃苦,不畏挫折的性格以及在困难条件下充满热情地与人交往的能力。
世人常用钢铁般的意志来形容德国人的性格,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,26岁时的耳聋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惨重。但是,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,使他重新振作起来,并且发出了“要扼住命运的咽喉”的坚强吼声,最终谱成了气势雄伟的交响曲。
俗话说:“好钢是烈火中锻造出来的!”我一直在想,经得起挫折,才能从容应对人生挫折。从德国中学生加强自我挫折锻炼,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故事中,我们中国的中学生是不是应该有所启迪呢?
(责任编辑 刘义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