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 赵雄兰
爸妈回老家还没回来,我的咽喉却发炎了。放学回家,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,妈妈告诉我不要紧,让我去楼下的药店,指明要一盒润喉片就可以了,只需五块钱。
接待我的店员看上去非常热情,显得很关切地问我怎么了,哪里不舒服。我很简洁地告诉她,咽喉有点不舒服,我需要一盒润喉片。言外之意就是,别问那么多了,给我一盒药就可以了。
然而,这是一个较真的店员,我的回答不能令她满意,她继续带着笑容问我:“是这样的,咽喉发炎分为好多种,请问你的咽喉发干吗?”我点了点头,几乎同时,我的戒备心便条件反射地冒出来,她该不会看我是学生,趁机向我推销价格较贵的药品吧。
店员转身去药架上拿来了药,并非我要的那种,我一问价格,果然要贵一些,看来我所料不错。药虽然贵不了几块钱,但在我眼里,店员的热情立即打了折扣。我坚持要买我指定的那种润喉片,店员无奈,只好帮我换回。
这盒润喉片吃了两天,病情似乎加重了,喉咙伴有吞咽异物的感觉。母亲在电话里听了后,让我立刻去医院看看。在医生面前,我将自己如何患病,以及服用了润喉片的情况如实相告。医生听了后,告诉我,像我这种咽喉病,伴有炎症,需要消炎,吃普通的润喉药物根本无效,我的病情之所以较重,实是自己贻误了。
从医院出来后,咽喉还在隐隐作疼,但心情却好了许多。我在路上边走边检查药袋里的药物,突然一盒似曾相识的药物赫然入目,我顿时想起来了——这盒药就是那位店员向我推荐却被我拒绝的那种。
我不由懊悔起来,如果当初我接纳了店员的建议,我的病情会不会很快好转?答案是不言自明的。其实,在生活之中,无论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医生,还是一位向我们推销药品的店员,彼此间的信任都很重要。在接纳他们推荐的药物同时,也要一并收下一副叫做“信任”的药物。
(责任编辑 刘义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