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

办公室里不能说的秘密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3年03月05日
广西 植树海
    许多职场中人喜欢在办法室里聊天,有时谈兴上来了,便没有顾忌,无话不谈。其实,在职场中,不注意说话的内容、分寸、方式和对象,往往会给自己招惹麻烦、祸患。下面三个“秘密”,最好不要在办公室里探讨。
秘密一:薪金待遇
    王强和林海是大学里的同学,是很好的“哥们儿”,大学毕业后又同到一家公司工作。两人志趣相投,形影不离。这天,刚发了工资,王强就走过去拍拍林海的肩膀,说:“兄弟,上个月我就领了1500元工资,奖金也只有那么一点,你呢?”说完,他还用拇指紧按着小指头,眯着眼睛。
    林海正为手上的工作发愁,见“哥们儿”来解闷,兴致顿起:“兄弟,别难过了。我只是比你多领了一些,也就1800元,奖金嘛,你猜吧?”听完林海的话,王强就埋怨道:“我俩可是同一天进公司的啊。我们的职位也相同,老板怎么这么偏心啊?”林海耸耸肩,摇着头说:“这我就不清楚了。”王强生气地说:“我去找老板!”
    刚好,来检查工作的老板听到了他们的谈话,以“违反单位纪律”为由狠狠地把他们批评了一顿。后来,两人虽然业绩不错,但老板对他们的印象一直不太好。
 评析:如今许多单位,都不喜欢职员互相打听薪金待遇情况,为此,甚至还制定了完善的薪金保密制度。因为每个人在老板心中能创造的价值不同,所以说不定同工也不同酬。那么,一旦这种“不公平”被公开,就容易激化同事之间的矛盾,不但会引起员工对老板的不满,还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上,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。因此,林海和王强相互打听薪水,甚至说“老板偏心”,正是犯了职场大忌,老板在心中不悦的同时,更会觉得这两人不遵守公司制度,将其当做不安分子,又他们的印象又怎会好?
 建议:当别人把话题引到工资上时,最好回避;如果他已经自报家门,就充耳不闻;若他纠缠不清,就坚决拒绝。    
秘密二:单位决策
 宋明工作能力强,就是喝完酒后话有些多,受不得“激将”,一激什么都能说出来。最近一段时间,因为金融危机,单位正在考虑裁员,但还没最后确定名单,宋明是人事部门的,也参与在其中。
 这天,几个业务部的员工找到宋明,非要和他出去喝酒,宋明推辞不过,就答应了。到了酒桌上,宋明几杯酒下肚,就开始拍着肚子对大家吹牛:“咱们单位,没我宋明不知道的事情,上至公司决策,下到领导隐私,啥我不知道啊!”
 几个人连忙问他知道什么秘密,可宋明却眯着眼睛打了个酒嗝,故作神秘地说:“可我就是不说,嘿嘿。”
 一个人不服气地说道:“你就吹吧,你算个啥,能什么都知道?要说最厉害的还是我们业务部,你们吃饭的钱,不都是我们跑出来的吗?”
 宋明听到同事不相信他,立刻睁开了眼睛,叫嚷道:“业务部咋了,你也就再舒服几天,等过两天文件下来了,一个一个解雇你们!”
 几个人听了都出了一头汗,赶忙问他究竟怎么回事,此时的宋明已经刹不住嘴了,几句话把公司的裁员计划全部说了出来。第二天,这些话就传得沸沸扬扬,闹得人心惶惶,公司的正常运转也差点出了问题。公司无法,只得暂时放下裁员计划,安抚员工。宋明成了唯一被裁掉的人。
 评析: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,有些工作可以告诉别人,甚至需要别人的配合,而有些工作却需要保密,就如公司准备裁员一事,既然公司没有决定公布,宋明就应该有觉悟,要对此进行保密。可他却几杯黄汤下肚,忘记了自己的职责,将工作秘密泄露给了别的部门的同事,造成了单位人员的恐慌,甚至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转。面对一个多嘴、泄密的员工,单位怎能留他?宋明被裁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 建议:与同事相处,只谈闲事,不聊工作;如有人问及工作上的秘密,不妨岔开话题。
 秘密三:个人隐私
 马芳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,这逃不过目光敏锐的陈兰。一天下午下班以后,陈兰关切地问:“芳,最近出了什么事吗?我看你总是六神无主的。”
 马芳顿时啜泣,但一言不发。陈兰急了,跺着脚追问:“我看你就是有心事,还当我是好姐妹吗?”
    得到了好朋友的嘘寒问暖,马芳的心情似乎好了些。很快她就泪如泉涌,紧紧地抱着陈兰,把头靠在她的肩膀上,伤心地说:“我告诉了你,你一定要守口如瓶!”
   “有什么神秘的事啊?”
   “我和男朋友分手了!我以为他不在乎我的过去,就向他坦白了我小时候被强暴过的事情。意想不到他的传统观念那么强,我看错人了。”
   “什么?”陈兰睁大眼睛疑惑地问。不一会儿她就明白过来了,她边安慰马芳边保证决不泄露半个字。
    可没过多久,“马芳小时候被强暴过”的消息就不径而走,单位里人尽皆知。陈兰谨守秘密,只字未提,她想:莫非是当时隔墙有耳?马芳则认为是陈兰出卖了她,有意伤害她,对陈兰恨之入骨。
 评析:职场中一定要把好口风,什么话能说,什么话不能说,心里随时得有个底。要知道,你的私密可能关乎你的命运。并且,秘密如果对别人说了,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,它会成为众人皆知的新闻。就如同上例的马芳,虽然遭遇值得同情,但责任却有大半在她自己,这些事本该烂在肚子里,怎能对着同事说呢?同样,陈兰的做法也不对,关心同事是好的,但是对于同事的隐私、秘密,陈兰不该好奇心强,追问到底,致使自己最后百口莫辩,一片好心反而被人误会。
   建议:对自己的秘密要守口如瓶;切莫探听别人的秘密;如果无意中知道了别人的秘密,立刻忘记。

 职场如战场,不要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,也不要对别人的隐讳有任何的好奇。只有这样,你才会处于进可攻、退可守的有利战略位置。  

编辑 尹丛丛 

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