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演讲与口才>> 学生读本>> 交际大观园>>正文内容

他表达了东西方“对话”的一种可能

点击数: 【字体: 收藏 打印文章

  伟大的印度文学家、社会活动家泰戈尔,于1925年在美国访问时,发表了《力量,蕴藏在历史之中》的演讲。在通篇演讲中,他以自己的善良愿望,热切期望自己的国民既不盲目顺应,又不墨守成规,表达了对国家的力量蕴藏于自己历史中的信念。与此同时,他又期待着东西方能够密切合作,期待西方人能够用一种救济贫困、教导无知的精神,真诚为世界免除灾祸。一句话,这篇演讲从内(印度)外(西方)两方面,表达出他对国家、对人民和对世界命运的关注,以及对自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。

  我们重读这篇演讲,发现泰戈尔的这一演讲,在两方面是“违反常态和常规”的。一个是,面对历史短暂甚至有历史自卑感的美国听众,他偏偏选择了讲述印度历史悠久的话题,这是极为“违反常情”的。其次,面对美国听众,泰戈尔却用了很大篇幅来告诫印度人,告诫同胞应当如何认识国家、民族、历史、文明,如何成为有世界眼光的、有道德感的新型印度人,这同样是有违演讲常规的。

  但是,正是在这两方面的“违反常识”中,我们听到了泰戈尔对自己祖国和世界的深层思考,对祖国人民、世界前途的殷切关怀。这种思考与关注,在演讲中是通过多角度、结合了多个因素阐述出来的,而且具有浓烈的哲人色彩和智慧光辉。第一,它结合了印度的国情,做出“不借贷历史”的惊人之语的表达。我们这样说,是因为它跟当时(1925年)印度还未独立、还处于英国统治的国情有关。实际上,泰戈尔等于在告诫西方人:应当尊重印度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,否则他们便难以安身。第二,它还结合当时的“世情”,也就是世界的历史和文明,做出了“相互尊重”的呼唤。这是因为,在20世纪前期,新兴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出现,世界民族和国家间的贫富差距、强弱差距逐渐拉大,面对这样的一个变化剧烈的世界,作为印度人和西方人,应当作何选择,何去何从?泰戈尔通过对尊重相互历史文明的呼吁,道出了尊重文化差异的观点,所以令人佩服。第三,它还结合了自己听众的实际,也就是说,演讲者面对的是美国人,是一个历史十分短暂的民族,该民族已经很强大,但美国是由原英国的十三块殖民地脱胎而来。对这一点,泰戈尔显得十分清醒,他提醒美国要以历史为镜鉴,尽量争取与穷国、弱国友好相处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泰戈尔虽然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明而自豪,但他又决非以一种狭隘的态度、一些泛泛而谈的美丽词藻去简单赞美,而是以一种开阔的胸襟接纳别的文明,同时又指出了同胞的某种缺陷。这表现在,他一方面使用了形象而意味深长的说法:“不借贷历史”,一方面又强调印度要面对现实。这种思辨的表达,显示了他对民族、国家的更深层次思考。其次,在表达方式上,他注意“两面劝说”。一方面直接告诫西方人:英国人来了,西方文化来了,他们来到印度这样的国度,首先应当尊重印度的文化,彼此才可能友好相处,取得双赢。另一方面,他又谆谆告诫同胞:既然西方人已经来到了印度,对于自己同胞而言,我们只能面对这一事实,只能采取更加现实的态度,那就是竭尽全力地展现印度自己的优秀文化,并且努力增强国民的道德感,奋发图强,历尽艰险,维持正义,从而取得道德上的胜利。第三,泰戈尔在演讲中,那番对自己同胞弱点的揭示以及告诫之语,也格外令人感慨。表面上看,他似乎是说给印度人听的,但实际上又分明是在说给美国人听———因为,他的演讲是在美国发表的,听众是美国人,这样,当他告诫印度人要继承文化遗产,要考虑国家在现实世界中的命运的时候,告诫印度人在强国面前应当如何改变这种处境的时候,这一席话到了美国人那里,事实上就有可能成为一种“借说”的委婉表述,也就是他想要告诫美国人:只有在尊重穷国、弱国的基础上,双方才能相互友好相处。这种“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”的表达,既含蓄、委婉,又意味深长;正是这样的客观而少有感情色彩的流露,才使得这篇演讲显得更有辩证的色彩。

  所以,我们说,泰戈尔的这一演讲主要内容的选择是成功的,它既紧扣了当时国家的现实,又抓住了历史短暂却已经崛起的西方人———美国人的心,显示了一种尊重自己,也尊重别人(美国听众)的现实态度。也正是这种承认自己历史,重视世界现实的态度,使得听众在解读演讲者的话时,不至于对“不借贷历史”这一经典的说法,产生误解,并且能够深深地印留在心中。

  (责任编辑〓李超智)

作者:牟 微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年09月19日
相关信息
没有相关内容
观后心情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用户信息中心

  • 查看购物车详情>>
  • 最新推荐